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书桌上,我抬头望了一眼橙红色的太阳,眯起了眼睛,又低下头继续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在早上看一会书似乎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近来我也看了不少书,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苏艾和琼珊在一个饭馆偶遇后,发现对方与自己志趣相投,便一起租下了一间画室。后来,穷画家琼珊得了重病,医生认为她能否活下来取决于她是否有求生的欲望,但她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她在病房里看着对面树上的常青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从三天前的一百多片到最后的数片,她始终认为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后自己也会随着它一起死亡,苏艾担心再这样下去琼珊会死,于是把事情告诉了老贝尔曼,他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决定为琼珊做点什么,于是在一个下着暴雨的夜晚,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他一生的巅峰之作——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这让琼珊重新有了生存的意志,对生命充满希望,但老贝尔曼自己却因此患上肺炎,没过多久便去世了。
这篇文章并不长,但却足以让我们沉思,作者并未描写老贝尔曼在雨天的夜晚如何用自己的生命艰难地画下了他一生的杰作,而是用苏艾对琼珊的话语写出了那片常青藤叶是由老贝尔曼在夜晚画上去的,并点出了老人已在几天前去世了,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顽强的老人与暴风雨作斗争的画面。本文还点出了一个人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不可以丧失求生的欲望,你要相信,总有人会为你画一片常春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