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研究表明,1937年11月11日,日军飞机第一次空袭萧山县城,炸毁了竣工不久的萧山火车站。
11月30日,日机28架次从东北方向窜入城厢镇上空,在县城来回穿梭轰炸近两个小时,共投炸弹与燃烧弹120余枚。城厢镇一片废墟,炸死近200人,炸伤千余人,大批房屋被炸毁。
12月24日,杭州沦陷。与杭州隔江相望的萧山成为了浙东抗战的最前沿。萧山军民与盘踞在杭州的日本侵略军隔江对峙达2年之久。
1939年,日军为了达到目的,开始以空投等方式使用细菌武器
。萧山成为日军在浙江实施细菌战的最早受害区。
1940年1月22日凌晨,日军在盈丰“六百亩头”一带(今钱江二桥附近)偷渡得逞,前沿失守。日军在进犯萧山县城的过程中,“施放极不人道之毒气,侵占萧山县城”。同年2月19日,第八支队在衙前一带被日军包围,数千官兵几乎全部阵亡。
浙赣战役爆发前的2年多时间里(1940年1月至1942年5月),战火燃遍了作为半沦陷区的萧然大地,萧山人民饱受苦难,无辜者死伤无数。日军所过之地及周边地区,不同程度出现大面积疾病传染或疑似细菌战痕迹。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萧山大街上受日军细菌感染的烂脚病人尚满目皆是。
大爿山碉堡群:位于闻堰镇东山陈村南750米的大爿山顶,修建于1940年,面积达839平方米,共有明暗碉堡4座,用砖及钢筋混凝土建成,有通道相连,其中两座为士兵房和弹药库,碉堡群地处浦阳江、富春江、钱塘江交汇的三江口要津,地势险要,为日寇侵华的罪证。
(814班 唐骁)